首页 独家 > 正文

全球热点评!杨普义:学习书法需懂得线和法

2023-03-07 01:06:03 书画鉴赏典评收藏

线形

线形包括长短、粗细、弧度三个方面。长短作为线形的空间构造,粗细则决定线形空间构造的方式,弧度展现出线条的力量和延伸方向。


(资料图片)

▲ 东晋 王羲之《频有哀祸帖》

线质

线质即线条的质量,我们对线质的要求分为两点,一是公共要求,一是独特质感。

线质的公共要求即:圆、厚、通、润。善用笔者,虽细如发丝亦圆,不善用笔虽粗如椽亦扁;厚乃一字之血脉、精气神;通者,通畅不滞也;润者,清洁光润也。

那么什么是独特质感呢?

能够代表不同书家书写特征的线质即是其独特质感,例如《峄山碑》,其线质因温润和硬度被称为铁线抑或玉箸;

沙孟海的线质如枣木之硬朗,颜真卿则以千钧之金刚杵而著称。诸如此类便是通过线质的独特质感来定义书家写出的线条特征。

▲秦 李斯《峄山碑》局部

▲唐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局部

线构

线构即线条与线条之间的交错和构架方式或者相交结或者相接构的形式,构的形式主要指向空间。

书写时,第二笔一出来就要考虑和第一笔的衔接方式,和它围出来的空白的大小、形状、质量。

常人在书写时注意力总在黑的线条之上,但是高手总留心于空白。

写黑的线要让人感到意不在书、一挥而就,但是留出来的空间要让人感觉到是经过精确计算、打磨出来的,线要无意,白要有意,书法才是真正的书法。

▲唐 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唐 怀素《自叙帖》局部

线律

线律是线条在运行过程中的节律、节奏,在篆书中虽然较少,但是比如曲线“S”形的线,在运行过程中,有的地方会稍作停留,然后一划而过,这便是其节奏。

▲东晋 王献之《草书帖》局部

线韵

线韵是一根线条的韵味、气质。

比如董其昌的线一看就有一种贵秀之气,这是读万卷书然后的淬炼,直到最后通体脱落,人一下子就升华,最后那种高贵安静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中国文化讲究隐和藏,是内敛、隐让,线条是绵里藏针、外圆内方的。晋人尚韵,有股气在字中缓缓流动,形成了一种若有若无的节奏。

而书法线条的修炼,始终是以我们的人格修养为基底的。

▲宋 米芾《临沂使君帖》

▲明 董其昌《张籍七言诗轴》

▲宋 黄庭坚《诸上座帖》局部

演法

所谓演法临帖,就是取个字形。取字形有正取反取两个路径,正取是要求临得像,反取是要求变化。十年前我曾经求教于一书学名家,每次提交临习都得个“太不像”的评语,久之未免心灰意冷。这位名家,代表的就是以正取形这派。他们的思路,认为古人造型完美,我辈复制即可。

当代人的水准,完全取决于复制古人字形的水准。基本上说这派是当前的主流,国展中很多作品都是集古人字所成,当然也有集今人字的作品,其理一致。貌似与之相左的是反取临帖,即将古人夸张变异之处更进一步,以求更大的视觉冲击力。这一派也大有人在,在书法界影响也如日中天。两者貌似相反,但都为形所困,徒有其表而不得其本。专门为了展览炮制作品是其专擅,平平常常写字反倒是令其困惑不已。即便是炮制展览,天长日久也未免单调重复。或有人由此渐入魔道,横涂竖抹以为挥洒,不过是自欺欺人。

练法

细查古帖运笔之技法而千锤百炼,是为练法临帖之路。笔法在过去一般是密授,因为一般人根本见不到名家真迹,更无从由此揣摩运笔痕迹。现代不同了,我们拥有了大量的高清复制品,从硬件条件来说具备了还原古人笔法的可能性。接下来就是还原古人笔法的思路支持了,但是在这里我们会遇到很多潜在的障碍。这些障碍有些来自于本土的不成熟书论,有些来自于牵强的西方理念。间或有天资聪颖之辈偶有所悟,已经弥足珍贵,不啻于为往圣继绝学。

打法

娴熟笔法,已入门径,对于理解古帖已经初窥堂奥。但若要登堂入室,还要学会古人的打法,即结字之法,包括篇章之法。这一步骤临帖,要求笔法已经过关方可进行,否则丢三落四,未免落入演法临帖层次。若笔法完备,见古人字迹,可从中揣摩古人挥运之际起承转合之节奏。所谓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如洞见古人不合理处之巧妙,则已经非同庸手。

关键词: 若有若无 临沂使君帖 中国文化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